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6日在梁山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刘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梁山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聚焦聚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加压奋进、砥砺前行,圆满完成了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梁山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发展稳中提质。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9亿元、同比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82亿元、同比增长6.5%,超额完成年初目标。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预计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9:30:51,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在75%,实现全市唯一正增长。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31175元、同比增长6%,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1.7。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增长4.5%,占全部投资比重85.1%,全市第三。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个,开工37个,到位内资45.3亿元。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100余场,家电补贴使用1500余万元,文旅领域优惠金额600余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举办秋季消费月暨水浒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同比增长6.25%,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0%。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专用汽车、稀土新材料、教育服务、绿色食品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68.8%。中集东岳年产专用车首次突破1万台,全县二手商用车交易量及出口量突破5万辆。中稀天马入选全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梁山港集疏港量超过3200万吨、同比增长57.17%,集装箱集疏港量突破13万标箱,物流园区营收200亿元。成功举办第二十届专用汽车展览会、绿色循环稀土产业发展大会、食品博览会,梁山主导产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城乡面貌不断提升。获评省级城镇化水平潜力县,预计城镇化率提升至48%,提高1.2个百分点。城市功能不断完善。36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2048户回迁群众顺利上房,新增保障性住房配租200户,累计化解35个小区房屋产权证历史遗留问题,惠及群众1.95万户,2个高品质住宅小区开工建设。33个小区的供暖管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污水管网联通联调和污水处理厂升级项目加快推进。为方便群众生活,设立“潮汐摊点”8处、摊位800余个,建设公交车候车站亭43处,投放共享电动车4030辆,新建公共充电桩456个,公共充电桩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新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1个,创成省、市级和美乡村38个,数量全市第一。新改建农村公路82.27公里,实施乡村道路路肩整治659公里。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非耕地整改4596亩,恢复耕地面积2.4万余亩,耕地保护工作获省级奖励,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66.75万吨、同比增长5.52%。我县入选国家粮食单产提升县,获评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市唯一。韩垓镇葡萄、黑虎庙镇金银花等7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全市第一;赵堌堆乡“黄河滩西瓜”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馆驿镇食用菌产业入选省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试点。拳铺镇“党建联盟·联农共富”项目获农业部、财政部中期评估最优等次。大路口撤乡设镇获省政府批复。交通体系持续完善。济广高速双向八车道改扩建工程,历时三年顺利通车。平鄄高速梁山至鄄城段完成主体建设、梁山至兖州段启动开工,德单高速梁山段加快推进。雄商高铁黄河特大桥7月份顺利合龙,梁山高铁站站房及站前广场启动建设。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实现当年开工、当年通航。梁山通用机场建设项目与中航通航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三、发展环境深入改善。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5775户,全市第二,市场主体登记总量达9.9万户,全市第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优梁办”营商环境品牌,深入推广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7家,14个项目纳入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家,总量达到95家,全市第三。新增知识产权质押46笔,融资金额4.7亿元,全市第一。中稀天马稀土新材料实验室获评“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鲁西黄牛产业研究院成功签约、揭牌。纵深推进对外开放。新设外资企业7家,实际利用外资3729万美元。新增17家二手车出口资质企业,全市第一。二手商用车出口额7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1.66%,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亿元。扎实守牢发展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累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问题隐患4万余项,涂料产业园顺利通过d级园区复核。
四、美丽梁山成色更足。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7,提高2.1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例增至72.9%,提高2.6个百分点,梁山县获评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领域督查激励县。坚决扛牢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委黄河流域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减污扩绿降碳。投资5400万元实施2个重点治污项目。完成造林1346.63亩,廊道绿化29.88公里。京杭大运河梁山段、老柳长河,分别入选省级美丽、幸福河湖。高标准开展黄河防洪工程维修养护,应急防汛能力持续提升。推动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5.96万千瓦。7个项目获批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梁山港成为国内首家使用新能源电力机车的专用线港口,入选全国第一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
五、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民生,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1%。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城镇新增就业392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1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50个。新增公办高中学位760个,顺利完成现代高中民转公改制,高考本科上线率、录取增加人数均居全市第一。济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一期项目9个月完成建设,全面做好了省级评估验收准备工作。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县妇幼计生中心顺利通过二级甲等评审。村卫生室公有化完成市定任务,126处薄弱村卫生室实现改造提升。新增婴幼儿托位584个,全市第一。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0户,建设运营老年食堂16处,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处、改造提升13处,我县获评省委、省政府养老服务领域督查激励县。壮大文化阵地建设。县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县民办博物馆数量居全市第一。举办大型文化惠民活动150余场,惠及群众45万人。强化社会治理效能。扎实推进网格化治理,深化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和机制运行,将群众诉求解决在一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开展系列严打整治行动,刑事、电诈发案数同比下降42.13%、50.12%。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审计监督,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始终把提升政府效能作为根本举措,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监督,128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0件政协提案按时办复,10万余件群众诉求事项全部办结,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消防、食药安全、信访、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广播电视、邮政供销、地震气象水文、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红十字、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艰难显勇毅,磨砺得玉成。我们之所以能够承压前进、逆势破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靠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梁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梁山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增长基础还不牢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还需加力、加速,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营商环境的改善与市场主体、群众的感受还不相称,还有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城乡建设存在短板,城市承载力、吸引力仍显不足;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与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服务意识和行政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