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2月9日在泰安市泰山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泰山区区长周鹏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坚持“11645”发展思路,锚定“当标杆、作表率,打造首善之区”目标,抓实“项目深化年”,聚焦“两地五区”建设,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大关,达到608.9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79亿元,同比增长6.18%(下同),其中税收收入30.81亿元,增长2%,税收占比88.55%,收入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用电量增长6%。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16亿元、169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9%、7.6%。净增“四上”企业145家,总数达到1118家。
一年来,我们收获了一批振奋人心的喜事。连续4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连续5年获评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连续3次荣获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省唯一,“十四五”中期评估获优秀等次。住建、督查2项工作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中国绳(缆)网行业高质量发展、全省高品质住宅建设等现场会在我区举行。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县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解决了一批制约发展的难事。康平纳顺利实现复工复产,成为全市首个预重整成功案例。中南财源门、名嘉城市广场、数字鹰、宝泰隆等项目盘活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市率先推行“房票安置”新模式,回迁安置周期缩短至3天。房地产“白名单”数量和资金到位率、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申请额度均居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办好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加快布局卫星、低空经济等4大未来产业,卫星互联网之城破题。争取用地指标1500亩、土地储备资金2.48亿元。济枣高铁、泰新高速有序推进。顺利承接徂汶景区体制划转,发展潜力和空间进一步优化,黄河战略先行区起步区建设稳步推进。
一年来,我们实施了一批温暖民心的实事。为民所办10件实事年度任务较好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农村污水治理、城中村天然气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率达到95.6%。民生支出27.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6.52%。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承压前行中彰显韧劲,在接续奋进中厚积薄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产业体系更好构建。调整优化4条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4大优势产业集聚成势。127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入选市级重点项目库,3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普瑞特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智能制造系统“揭榜挂帅”项目。岱银集团、大唐宅配分别入选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实践案例、“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均为全市唯一。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家、15家、87家,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达到26项。加快构建“3 3 4”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44个项目纳入省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库,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47家、全市第一。速恒现代物流产业园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泰安交运物流园被评为国家4a级物流企业。7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远望数创等3只基金落户备案。发放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补贴1.21亿元,拉动消费9.22亿元,分别占全市的25.2%、24.98%。泰安吾悦欢喜街、万达广场分别入选省特色商业街、首批智慧商店。创新片区联建“4 4”结对帮扶模式,省庄镇“茶香果韵”获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入选2024中国都市乡村振兴实践案例。举办第十九届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首届茶叶加工技能大赛,获评省农产品出口标杆县,泰山茶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泰山酒业、岱银集团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在全省率先创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强村公司”模式,成立强村公司76家,7家营收突破千万元。
二是项目建设更富质效。深入实施“项目深化年”活动。118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泰安分会场设在我区。策划过亿元项目308个,投资过亿元在库项目达到200个,34个项目获批专项债27.8亿元;荟品仓等97个项目签约落地;泰山电建等33个项目开工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等78个项目加快实施;鲁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新质印染等45个项目竣工运营。
三是城乡品质更显魅力。白马石、泰煤机等10个项目完成回迁安置2000户。13个保交房项目交付2570套,交付率96%。新华御湖庄园等8个项目入选市级以上高品质住宅试点,全市首个新建高品质住宅项目—泰山人家开工建设。高效推进158个老旧小区改造。东岳胜境旅游支路、岱阳大街中段等道路建成通车。承接市级下放路桥12公里,拆旧铺新光缆1100余公里,改造提升雨污管道13.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农村供水工程完成投资2.6亿元,铺设管网2760公里,新改扩建水厂3座,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7%,彻底结束9个山区村不通自来水的历史,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化马湾乡彩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获省政府批准。创建省级和美乡村2个、市级4个。
四是文旅融合更添活力。持续做好“泰山 ”文章,规划布局十大片区。宝泰隆复评4a级旅游景区,新增3a级景区4家、全市第一。主要景区景点接待游客3638.16万人次、实现营收18.64亿元,分别增长18.64%、5.91%。策划实施24个重点文旅项目,泰山风情乡村文旅提升等项目加快推进,泰山神启、红门里、泰安味道、花样年华研学营地建成运营。官岭民宿、利乐和喜苑获评全国乙级旅游民宿。举办第二届泰山动漫节,泰山祈福文化节、石敢当文化节等民俗节庆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新增省级非遗4项,入选全市唯一山东省“非遗在社区”试点。
五是生态本底更为坚实。持续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和美丽泰安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评价成绩连续2年全省排名第三。全年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分别改善5%、6.1%。省控地表水断面保持三类水标准。建设生态廊道5.2公里。累计创建9处省级、38处市级“无废细胞”单位。万元gdp用水量降幅连续3年达标。大汶河提升改造工程竣工验收,石汶河、瀛汶河工程完成坝体建设。整治河湖“四乱”,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标准化防汛仓库、水情教育基地各1处。
六是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实施十大牵引性集成改革,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3个,农村互助养老等15项改革工作获国家部委表扬。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完成省级以上试点2项,打造涉企“一件事”场景30个。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度达到85%,资产总额突破320亿元,东岳行远、国晟分别获评“aa ”“aa”主体信用评级。国创中心法人治理结构更加规范高效。中康国创获建全省首个进出口纺织服装质量安全二级风险监测点。鲁普科技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跨境电商品牌企业,智财翻译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93.59亿元,增长18.5%。实际利用外资6547万美元。
七是科创赋能更增后劲。全区研发投入16.5亿元。授权发明专利52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36件,获评国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泰山科技大市场当年建设、当年运营。国创中心获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优秀等次、全国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69家、254家。2家企业获首批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1家企业备案首批省新型研发机构、全市唯一。市级以上科技平台达到121家。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人,新增外国专家45人,均居全市第一。深入开展“双百行动”“书记、区长高校行”“院士专家泰山行”,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17个,开展合作攻关项目60余项。
八是民生福祉更有保障。城镇新增就业13206人,开发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55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8亿元,“1 n”零工市场模式入选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标志性项目,“乐业泰山”通天街获评全市唯一省级创业街区建设试点。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新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学位3500个。成立8个教育集团、10个教研共同体,中考质量继续领跑全市。天宝镇入选全省教育强镇筑基改革试点。建成“名医基层工作站”23个,创建省级社区医院、特色专科卫生院各1家,改造提升薄弱村卫生室46家,以全省第一名成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评审。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养老、失业、工伤参保59.33万人,为15.27万人发放社会保险待遇19.72亿元。打造社区医养结合站点17处,泰山医养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建成养老机构19处,新建幸福食堂12处,农村互助养老做法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地名工作入选“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试点。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10项,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400余场,组织文明实践活动3500余场,惠及群众120万人次。
九是社会大局更趋稳定。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连续3年获评全省安全生产月优秀单位,全省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在我区举行。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强化食药安全监管。深化“零发案”创建,全区治安、刑事、诈骗警情分别下降17.1%、28.2%、18.9%。打造“双零”社区,提升基层防范非法集资风险能力。创新“信访 矛调”工作模式,152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区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贸促、残疾人、老龄等工作实现新进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机关事务、消防等工作得到新加强,民族宗教、档案、供销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十是自身建设更提效能。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完成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六新微课堂”“领导干部上讲台”“纪法一刻钟”。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八五”普法工作。各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全年公开政务信息8447条。大力开展“我陪企业走流程”“企业家恳谈会”等活动,实现政企常态化沟通。统筹推进数字强区建设,入选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慧治中心下呼上应、民生诉求连心码、12345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受理办结各类诉求12万件。实施审计项目18个,覆盖33个部门单位。习惯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13.5%。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克难奋进,过程饱含艰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市、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泰山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经济总量偏小,经济首位度不高、结构不优;财政矛盾较为突出,财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产业培育壮大还需久久为功;卫生医疗、教育文化质量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金融、房地产、安全生产等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还需加力加劲。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